青玉案元夕

《青玉案·元夕》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词作。这首词描述了在元宵节夜晚,词人怀念故乡和与爱人相聚的情景。以下是《青玉案·元夕》的大意:

词的开头以形容夜晚的月色为引子,暗示着词人此刻心情的寂寞和思念。接着,词人回忆起往年在元宵节夜晚与爱人相聚的美好时光,描绘了两人共赏花灯、共谈心事的温馨画面。他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深思念,盼望再次与爱人共度这个元宵佳节的愿望。

然而,现实却无法如词人所愿。词人感叹身在异乡,思念之情难以言喻。他把自己比作孤独的江上一叶,随波逐流,无法回到故乡与爱人相聚。他借用了青玉案(指在宴会上供放清酒的玉器)的比喻,描述了自己的孤单和无助。

最后,词人表达了对身世沧桑和命运无常的感慨,幽怨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。他希望爱人能够明白词人的心意,共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,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。

整首词通过对元宵节夜晚和故乡的描绘,以及对爱人的思念与期盼,展示了辛弃疾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,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
《青玉案》是唐代诗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,其中《青玉案·元夕》是该词的一部分,是辛弃疾的爱国词作品之一,下面进行深度解析:

首先,元夕是指农历正月十五,也就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。这一天是一个重要的节日,人们会点灯、猜灯谜、吃元宵等,团聚、欢乐、祈福,是一个充满温馨和文化气息的节日。

词的开头,辛弃疾写出了元夕夜景的描绘,远处的山水和近处的热闹景象相互交织,形成了一幅美丽而瑰丽的画面。接着,他用“散乱如春梦”来形容这一刻的感受,表现出了自己的迷离和惆怅。

接下来,辛弃疾用“忍把浮名,换了浅酌低唱”,表现出自己深深的爱国情怀,他宁愿放弃名利和享乐,也要为国家和人民尽自己的一份力量。在这里,他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达到了顶峰。

最后,辛弃疾用“清夜钟声到客船”来结束这首词,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信仰。他希望,随着钟声的敲响,祖国的未来会更加美好,人民会更加幸福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词表现出了辛弃疾对家国的深情厚爱,他用自己的笔墨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元夕夜景,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未来的信仰和希望。同时,他也表现出了自己的情感和惆怅,这种情感上的变化也是一种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反思。

青玉案元夕年代:【宋】作者:【辛弃疾】体裁:【词】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蛾儿雪柳黄金缕,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【注释】

①元夕: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,是夜称元夕或元夜。

②花千树: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。

③星如雨:指焰火纷纷,乱落如雨。

④玉壶:指月亮。

⑤鱼龙舞:指舞鱼、龙灯。

⑥蛾儿、雪柳、黄金缕:皆古代妇女的首饰。这里指盛妆的妇女。

⑦盈盈:仪态美好的样子。

⑧蓦然:突然,猛然。⑨阑珊:零落稀疏的样子。译文东风仿佛吹开了挂满花灯的千棵树,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,像阵阵星雨。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,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。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,聆如风萧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,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。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,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。她们面容微笑,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。我千百次寻找她,都没看见她,不经意间一回头,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深处。【评解】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。先写灯火辉煌、歌舞腾欢的热闹场面。花千树,星如雨,玉壶转,鱼龙舞。满城张灯结彩,盛况空前。接着即写游人车马彻夜游赏的欢乐景象。观灯的人有的乘坐香车宝马而来,也有头插蛾儿、雪柳的女子结伴而来。在倾城狂欢之中,词人却置意于观灯之夜,与意中人密约会晤,久望不至,猛见那人却在“灯火阑珊处”。结尾四句,借“那人”的孤高自赏,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。全词构思新颖,语言工巧,曲折含蓄,余味不尽。

作为一首婉约词,这首《青玉案》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,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。

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,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,下片写不慕荣华,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。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。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”

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,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,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。

《青玉案·元夕》辛弃疾〔宋代〕

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、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

蛾儿雪柳黄金缕,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

这是一厥词,“青玉案”为词牌,“元夕”为“词名”。

青玉案:词牌,又名“横塘路”、“西湖路”,双调六十七字,上下阕各五仄韵,上去通押。

元夕: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,即元宵节,此夜称元夕或元夜。

参见宋代辛弃疾的《青玉案·元夕》。

返回顶部